不管是心气虚还是心阳虚,学会两味药煮水,别看简单便宜,缓解心衰不适!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7:15 点击次数:145
如果你经常感觉胸口发闷、稍微一动就气短喘促、容易疲劳乏力,或是手脚冰凉、下肢水肿等,那极有可能是心的功能失调,处于心气虚或心阳虚等状态。今天,为大家分享几款实用的代茶饮,助力缓解心衰不适,而且经济实惠。 1、黄芪 + 党参黄芪是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的佳品,能有效增强心气,改善心气虚导致的乏力、气短;党参则擅长补中益气、健脾益肺,辅助黄芪增强补气之力,还能兼顾脾胃运化,为心提供后续滋养。 取黄芪 10 克,党参 8 克,一同煮水代茶饮。此款茶饮既能补充心气,改善心气虚引发的活动后气短、精神不振,又能间接帮助脾胃吸收营养,为心脏功能恢复提供支持。 适合人群:平时总觉得没力气,稍微走几步就气短、胸口发沉,休息后才能缓解,且没有明显怕冷、水肿症状的人群。这类人多因心气虚,无法推动身体正常活动,饮用此茶可起到调养作用。 2、桂枝 + 茯苓桂枝能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,可驱散心脉中的寒气,改善心阳虚导致的阳气不足;茯苓则擅长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,能缓解因阳气不足、水湿停滞引发的下肢水肿、胸闷。 将桂枝 6 克与茯苓 10 克搭配,煮水饮用。它能温养心阳,促进水湿代谢,减轻因心阳虚、水湿内停导致的胸闷、水肿、手脚冰凉等不适症状。 适合人群:经常感到手脚冰凉,即使在温暖环境下也难以缓解,伴有胸口发闷、下肢轻微水肿,活动后气短加重的人群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桂枝性温,体内有明显热象(如口干舌燥、大便干结、心烦易怒)的人群不宜饮用,且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上火。 3、丹参 + 山楂丹参是活血祛瘀、通经止痛的常用药,能疏通心脉中的瘀滞,改善因心血瘀阻导致的胸口刺痛;山楂则擅长消食化积、活血化瘀,辅助丹参增强活血之力,还能帮助消化,避免因饮食积滞加重身体负担。 取丹参 8 克,山楂 10 克,一起泡水饮用。这款茶饮能疏通心脉、活血化瘀,改善因心血瘀阻导致的胸口刺痛、胸闷憋气,还能辅助调节血脂,减轻心脏代谢负担。 适合人群:胸口偶尔会有刺痛感,疼痛位置固定,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刺痛加重,伴有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的人群。饮用此茶,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血瘀阻引发的不适,同时兼顾脾胃消化。 4、麦冬 + 五味子麦冬能养阴生津、润肺清心,可补充心阴,改善心阴不足导致的口干、心烦;五味子则擅长收敛固涩、益气生津、补肾宁心,能收敛耗散的心气,同时辅助麦冬滋养心阴,防止津液流失。 用麦冬 10 克与五味子 6 克一同泡水,能够滋养心阴、收敛心气,缓解因心阴不足、心气耗散导致的口干咽燥、心烦失眠、气短乏力等问题。 适合人群:经常感到口干,尤其是夜间或活动后更明显,伴有心烦、难以入睡,稍微活动就气短的人群。借助此茶,可在滋养心阴的同时,收敛心气,改善心阴不足引发的不适,帮助稳定心神。 以上这些两味药煮水的代茶饮,虽能针对不同证型的心衰不适起到辅助缓解作用,但需注意,心衰属于中医“心悸”“喘证”“水肿”等范畴,病情复杂且个体差异较大,这些茶饮不能替代专业医师的诊断与治疗。 在饮用前,建议结合自身具体症状,最好能咨询中医医师,确认证型相符后再使用,避免因证型不符影响效果或引发不适。同时,日常还需注意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,保持情绪稳定,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,这些都能辅助改善心衰相关症状。 如果饮用后不适症状没有缓解,或出现气短加重、水肿明显、胸口持续疼痛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就医,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,才能更好地守护心脏健康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上一篇:文言百练:文言文核心动词100词(四)
下一篇:没有了